周围很多业外的朋友认为好的电影创作者应该导演合一。有些人会这样想,当导演的做编剧可以把自己的剧本很好的呈现给大家,导演自己的想法可以很好的艺术升华出来。但是这样做拍出的作品参差不齐,而且不成功的居多。
中国正进入一个个人私欲膨胀的时代,尤其是在演艺界,想要把持创作的纯粹性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周围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导演二合一,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导演们的虚荣心和私人欲望。
《霸王别姬》剧照
一方面“导演二合一” 既有无奈又有刻意
张猛、王超、章明、张琦……这些中国电影界的年轻导演,都同时担任着影片的编剧。就像在一次记者的采访汇中张猛无奈地表示:“其实我也不想导编二合一,但刚出道,谁会拿着写好的剧本让你拍呢?”
张猛的话确实击中了国内电影的一个要害:投资人不愿冒险!冯小刚也是在呼吁:“投资人要给年轻人机会,不要怕赔钱!”但目前的状态是,大导演的剧本多得看不完,年轻导演只能自编自拍。
资深的导演自己编剧这靠谱吗?
至2000年的《幸福时光》为止,张艺谋的电影一直是改编小说、散文或新闻报道,他的名字也从来没出现在编剧一栏。但是从接下来的《英雄》开始,张艺谋这个名字也渐渐的出现在编剧这一栏中。
《霸王别姬》剧照
其实仔细观察就能看出张艺谋电影的负面评价就是从《英雄》开始的。之前张艺谋的电影多少也存在争议,但大家只是对其是否媚外展开讨论,对影片本身尤其是讲故事能力还是基本肯定甚至相当欣赏的。
但从《幸福时光》开始,观众开始对其所讲的故事、人物、主题、对白、剧作都产生了怀疑。恰恰正是从《幸福时光》开始,张艺谋的个人想法或则说是在剧作上的创作理念开始进入电影。
到《英雄》、《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剧本创作理念更是控制了一切,跟他联名编剧的李冯、王斌从某种角度讲只是应和而已。《千里走单骑》可能还能稍微好一点,原创故事还有张艺谋,但编剧只署名邹静之,这可能是张艺谋自身也意识到这一点,又把编剧权交还给了专职编剧。《满城尽带黄金甲》回到改编的老路子,但张艺谋的存在还是影响了剧本,剧作上还是有问题。
《霸王别姬》剧照
其实不只是张艺谋,中国的另一大导演陈凯歌也是如此。《霸王别姬》之前,其电影都改编自文学作品,《风月》中,陈凯歌署名原创故事,至《荆轲刺秦王》,陈凯歌的名字便光冕堂皇地出现在编剧一栏,到《无极》,陈凯歌成了唯一的编剧。《霸王别姬》之后的逐渐走下坡路是否跟导演个人私欲的极度膨胀有关?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陈凯歌在《霸王别姬》之后再也达不到自己的巅峰状态了。
张艺谋在《幸福时光》之前难道就没有为剧本创作出过主意、提过修改意见吗?答案是肯定有,而且是无私的、全身心投入的。而陈凯歌在《霸王别姬》之前的电影中也肯定参与了剧本创作的工作,只是那时候他们还都比较纯粹,比较少个人的虚荣心,只是一心想把电影拍好,即使不署编剧的名也无所谓。那时候他们也更重视剧本,更尊重剧作这一专业。但是渐渐的好像偏离了自己当初的那个轨道。
《霸王别姬》剧照
现在好像每个导演都非要标榜自己能够胜任自编自导不可,如果你说不是自编自导你就好像没有才华一样。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导编合一这本来就是一个时机和状态的问题,如果没有那样的能力以及状态硬要强求那么出来的结果肯定是差强人意的。
当然,也有一些导演是具有独立创作剧本能力的,例如贾樟柯等,那又另当别论。
好莱坞金牌制作人比利·奥古斯特就表示,在好莱坞,导演和制片人能否达成共识更重要,“好莱坞的制片人经常是找了剧本和演员再找导演,如果跟导演有分歧,就会把导演开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各方都比较好的状态,不会因为一些个人的原因而影响作品本身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