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咱们来关注民生热点,积累评述素材。
背景:据《工人日报》报道,上海、天津、深圳等多地对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进行严格管理,有的明确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大龄农民工正在被逐渐清退出建筑工地。
消息一出,网上就有不同的声音“如果还干得动,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干下去?”“超龄农民工劳动权益有无保障?如何转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让我们一起积累一下
别说农民工有年龄焦虑,在职场的工作的人一样有年龄焦虑。职场上很多单位招聘不要超过35岁的……一样很残酷!如何过好这一生,对于高中生,提前思考如何选择好人生赛道,也同样重要。
听到这群人逐渐“退休”的消息,我却没法替他们开心。不过好在“清退令”并非一刀切,比如上海,超龄者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可以从事保洁、保安、仓管等辅助性工作,由施工方为其转岗提供安排。
他们有的是从年轻时就来城里打工,还有人是到了中年才决定从老家走出来,那时城市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这份工作。
高龄农民工,也不是一开始就过得如此艰难、处处受限。改革开放之初,大城市的农民工每天能挣到8块钱的工资。而当时老家一头猪不过也就卖个200块——“干一个月就能挣头大肥猪。”农民工这个职业,诞生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但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他们是被钉死在了这个职业。一方面,这些外出打工的人往往背负着整个家庭。能赚钱,不代表能攒下钱。在城市里卖力气换得的钞票,一部分还给了城市,一部分变成了家里的房子、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赡养费。
另一方面,清退令,这更像是高龄农民工跟社会做出的无奈交易。即使没有这些条条框框,雇主也更倾向于去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干体力活,30岁当然比50岁更有力气、反应更快。也意味着更健康的身体,更少的伤病,降低了雇主的风险。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总数的17.1%,差不多4600多万人。
高龄农民工比例保持高位的一个原因,也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减少。年轻人不愿进工地,宁可去送外卖、快递。对这群高龄工作者来说,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他们依然有这么一条糊口的路,不幸的是已经年过花甲,依然还要困在这样疲惫而繁忙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