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真好看,拍张照片吧”
“一二三,茄...子”
“不好不好,删掉重拍,怎么这么丑!”
“还是拍个视频吧”
“哎呀,我的天哪,我怎么可以丑成这样!”
“......”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这样一种感觉:
明明自己在镜子里美美的,帅帅的
怎么相机拍出来颜值就降了几个度呢?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为什么不上镜?
一、为什么大部分人,真人比照片好看?
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认为视频中的人比同一个视频的截图更好看。换句话说,就算你觉得自己在照片里看上去非常不堪也无须担心,别人就会觉得你会动的真人要好看得多。
视频中某人在说话时画面被暂停时,此人的静态形象通常没有视频播放时的动态图像好看。
研究者的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肖像摄影如此具有挑战性。“冻脸效应”可以说明为什么脸部摄影那么难掌握,以及为什么人们往往认为真人漂亮过上镜。
我们常说,脸小,五官立体会比较上相。
关于“小脸”,不同人种头身比例是有差距的。
我们总是在强调,欧美人与老黑腿长,但却忽视了人家头小的事实。
小脑袋会显得肩膀更宽。
模特的9头身,不一定是人家腿有多长,而是人家头有多小。
同为亚洲人,身形比例不会相差太大,但是,有些人就是给人感觉脸小。
到底是哪方面,给了我们“脸小”这个感觉?我们来看一组登记照对比:
以上照片,大家会容易就能说出谁的脸小一些。
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事实说话,看看我们的感觉到底对不对。
通过辅助线,我们会发现,面部五官的比例,遵循三庭五眼原则。
左右两人,脸部面积几乎一样。
在同样三庭五眼的比例之下,为什么有的人会给人脸小的感觉呢?其实,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因素,最终造成了有人脸小的错觉。
(注意,是眼部,而不是眼睛)对于五官的重要性
一张人物照片,无论衣着多么花哨,人的脸,始终是我们观察时间最久的,而在人脸上,我们的观察,更多的又会集中在眼部周围。
在人类的语言还未完全发展成熟时,人类的沟通方式多采用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相结合。也就是说,对于面部的识别动机,是渗透到我们的基因中的,不由自身控制。
我们在观看面部照片时,其实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一直在分析面部表情。
我们常说,老外眼神深遂,其实根本原因就在眉毛与眼睛间的距离,这方面,欧美人完爆亚洲人,男人完爆女人。
眉毛与眼睛的距离越近,越会给人阳刚,犀利等感觉。
如果眉毛与眼睛距离较远,会给人感觉阴柔。
眉毛距离眼睛越近,会从视觉上增大眼睛的轮廓。
在下眼睑,有一块凸起的地方,称之为“卧蚕”,大家可以留意一下,那些上相的明星,是不是都有卧蚕呢。
卧蚕不同于眼袋。
卧蚕在眼部的作用是通过增加阴影面积,从视觉上丰富眼部内容,并且增大眼部相对视觉面积。这就是有卧蚕,会显得眼睛大的原因。
修长的眉毛,哪怕不是很粗,也会从视觉上使人脸变瘦变窄。
话说,周渝民的眉毛,还是很标致的!
现在,我们来做一次对比,看看眉眼间距和卧蚕与长眉毛,对于面部修饰的重要性。
上图左,眉眼间距较开,无卧蚕,眉毛短。
上图右,眉眼间距较近,有卧蚕,眉毛长。
从视觉感受来说,右边面部内容更加丰富一些,眉毛与卧蚕其实起到了增加眼睛面积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有些人眼睛特别大,有些人眼睛会小一些的原因。
长眉毛又使脸从视觉上变窄。
敢不敢露额头,对明星是个重大考验。
但,与其说额头重要,倒不如说,发迹线很重要。
对于发迹线这一点,要特别强调一下。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额头发迹线的高低,决定脸看起来小不小。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真正影响脸部视觉面积的,不是额头的发迹线,而是鬓角的发迹线。
吴镇宇的前额发迹线生得很上,但是鬓角发迹线很完美。所以看起来脸小。
再来一次对比
发迹线、眉眼间距、卧蚕、眉型,这四点决定了脸,看起来到底小不小。
低头的作用,便是拉近眉毛与眼睛距离的一个方法。
但低头时,需要注意,脑袋微微前倾,否则会有双下巴。
略侧脸这个就不过多的解释了,看了上文的分析,相信大家会明白原因。
巧用物品掩盖不足可以带眼镜;有的人带黑眼镜显得好看的原因不是显得书生气,而是修饰眼部周围,如眉毛短,眉眼距离远,无卧蚕这些不足。
对于面部明显的某些缺陷,我们要学会用手和物品来掩盖。
为什么他们拍照好看?
站在「为什么有的女孩可以开怀的大笑,并笑的很美」的角度来回答这个疑问。
圆圆先来镇楼!
再上一组新垣结衣的照片
发现没有?这些暖心笑容全部都是只露出上排牙齿的!
其实长得好看,但是却不上镜,也算是一个普遍现象。
巧妙利用小方法改变自己,让自己上镜也能美美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