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网知网,终究还是没能抗住

2022-05-16

这是我国首次对知网的涉垄断问题正式立案调查。

图片

背景: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随后,知网回应称,“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彻底整改,依法合规经营,创新发展模式。”
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对知网的涉垄断问题正式立案调查。知情人向透露,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外,其他有关部门也在研究知网涉嫌侵犯作者版权问题。靠着曾经的政策支持和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国知网在20多年里成长为国内头部学术服务平台,并通过参与对学术期刊和高校科研机构学者的学术评价工作,实现了“权力”的扩张。
但老教授赵德馨诉知网侵权案的成功,敲响了一记警钟:当保护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曾经因急速扩张而遗留的“历史”问题到了必须面对的时候。
图片
眼前的书房面积不大,家具放得紧凑,只有两张红色的木质书桌、一把工作椅和一个小书橱。靠窗的桌子上堆着些书籍和几个棕色牛皮纸袋,赵德馨将纸袋里厚厚一摞散装的书稿拿出来给记者看,这是他已经修订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85~1991)》,近50万字,已和出版社签好了合同,正在等待最后的出版。
另一张相邻的桌子上则放着赵德馨平时写作用的台式电脑和打字机。电脑前,《楚国的货币》打开倒扣在桌面上。书页已经泛黄,这是赵德馨在1996年出版的专著,正在进行修订,这是他最近工作的重心。
赵德馨今年89岁了,1998年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后,他将自己一生收藏的3000本书送给了学校,然后在自己家的这个小房间里继续工作了23年。每天除去必要的吃饭、休息和娱乐锻炼时间,赵德馨会在房间里工作6个小时左右,保持每天800~1000字的写作量,日复一日,“退休以后出版的东西反而比工作期间多得多”。
图片
尽管即将步入鲐背之年,一头白发,皱纹深刻,但回忆起和中国知网那场官司的缘起,老人依然记忆清晰,叙述明确。那是2013年,赵德馨接到一个出版社的邀请,希望可以将《中国经济史辞典》进行修订,重新出版。作为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赵德馨主编的这本工具书出版于1990年,内容上起远古,下讫1949年新中国成立,内容丰富,曾在2006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学术期刊公司”)购买电子版权,并在其门户网站中国知网上完成了数字化传播。
因为手头已经没有纸质书,赵德馨让学生以自己的名义去学术期刊公司要一份旧电子版,以供参考。没想到,对方提出需要以26元的价格购买。赵德馨感到诧异,“我用自己的书还要花钱?”他此时才想起来,当时学术期刊公司和自己签订合同时承诺的转载费,自己一次也没有收到过。
他上中国知网搜索,发现除了这本工具书,自己的100多篇论文也都可以在上面查到,但这些论文全部没有得到过他本人的授权。在最初的交涉无果后,他以运营中国知网的公司——学术期刊公司侵犯其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正式提起了诉讼。
图片

学术期刊之外,博硕士学位论文是知网的另一核心数据资源。
知网官网显示,《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在2002年正式上线,上线前已收录全国三百多个博硕士点和四百多个重点学科硕士点的学位论文18600多篇。
某工作人员在知网工作多年,担任管理人员。他向记者介绍,知网投入了学术资源合作团队与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知网能顺利谈下合作,跟国家有关部门向知网授予相关网络发行资质有关。知网也会给高校一部分采集费,为高校提供免费查重服务。”
图片
在知网发布的一篇介绍“两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宣传资料中,也透露了有关部门对知网的支持。知网出版学位论文是“在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办的大力支持、指导及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实现的。
该资料还介绍,“两刊”是唯一正式出版的学术电子期刊。记者登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发现,《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拥有38个连续型电子期刊管理出版刊号,前述“两刊”的出版刊号分别为CN11-9133/G、CN11-9144/G。
知网之外,提供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还有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万方官网,万方在2002年11月推出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试用版),2009年4月万方获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图片
一份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8)朝民初字第23596号中写明,万方股东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84年,国务院学位办曾要求各学位授予单位,将已通过的全部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及摘要,寄送到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国内文献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中信所拥有博硕士论文的纸质全文,且与各培养单位签订了共建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协议。万方接受中信所的委托承担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开发。
尽管两家学位论文数据库均声称与高校签署了授权协议,但由于部分高校并未获得作者本人授权,导致万方和知网因学位论文著作权纠纷频繁遭到起诉,案件集中爆发于2008年。
图片
《北京晚报》报道,2008年12月,78名博硕士起诉知网侵犯学位论文著作权案公开宣判,其中21起获法院支持,获赔金额2000-3500元不等。此前8月,482名博硕士起诉万方论文侵权案,部分案件获法院支持,判决万方向被侵权者道歉且赔偿损失。
2009年,知网曾在官网解答,其出版管理制度规定,研究生培养单位与知网签订出版授权协议,绝大多数稿件得到作者授权。由于此前著作权纠纷案件,知网自查并删除了一部分未获作者授权的学位论文。
记者向知网一名市场人员咨询得知,截至2022年2月,知网收录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分别有42.2万篇和200万篇论文,分别来源于423家、664家研究生培养单位。
图片
作为一个知识的基础设施与公益平台,知网应该也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公益属性。
但事与愿违。目前,知网的牟利冲动,在某种程度上,正在使其由原本便利学术发展的“垫脚石”角色,转向阻碍学术发展的“绊脚石”角色。
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知识的共享成本不断降低,作为知识中介的知网却不断提高收费价格,结果导致中科院这样的顶尖学术科研机构都要望而却步,无异于开时代倒车。
面对知网引发的一波又一波的争议,以及对中国科研学术形成的负面影响,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不能等闲视之。
如何评估知网的收费行为,知网是否涉嫌行业垄断,相关问题如何整改,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必须得到回答。倘若任由知网在垄断之路上狂奔,任由舆论一次次发酵而又无疾而终,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学者的热情与学术的进步。
面对“拿着未经作者授权的论文成果,‘薅作者羊毛,织自己棉袄’,合乎法吗?”“凭借学术资源的垄断地位,低买高卖,坐地起价,合乎理吗?”“作为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为牟利而不顾公共利益,合乎义吗?”的公众质疑,期待中国知网能用实际行动回应大众关切,真正兼顾公共利益,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正如周秀鸾教授在信中所写道的:“起诉知网的目的不在获取赔偿金,而是维护作者的权益,希望得到应有的尊敬。
希望知网认真考虑一下,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诚恳道歉”,“真正成为一项公益性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笔者也认为:唯有如此,中国知网才能行稳致远,把知识之网织密织好,最终实现互惠双赢。如果中国知网选择傲慢到底或者避重就轻地忽悠大众,最终必将迎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时刻。

传媒类艺考 资深顾问1对1咨询服务

已为 8万+ 艺考生定制学习方案

今天仅限10个名额

HTTP/1.1 404 Not Found Host: www-bwc-dcopdnlyko.cn-qingdao-vpc.fcapp.run:443 Date: Tue, 08 Oct 2024 12:50:23 +0000 Connection: close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Content-Length: 547 404 Not Found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resource /news/2801.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