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周耽,29岁

2022-06-01

《最强大脑第七季》中的一个节目片段最近意外在网上走红。

图片

新闻事件:
“潘周聃,29岁,硕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时隔两年,《最强大脑第七季》中的一个节目片段最近意外在网上走红。
在视频中,当节目主持人说完“我们有请潘周聃”后,只见在选手席的潘周聃面无表情地扭头、侧肩、斜身站立起来,在一众注目中大步流星地走向舞台。
这套流畅的出场动作,因其酷炫狂拽的态度,加之学霸身份的光环,而引起网友们的注意,并迅速引起模仿热潮。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其中,网上还涌现出潘周聃各地分聃,有网友调侃“万物皆可潘周聃”。
当主持人念到“有请潘、周、聃”的时候,只见他歪头、扭脖、斜肩、侧身,如行云流水一般地完成了一套流畅的出场动作,在在座选手们的注目礼下,旁若无人地大踏步向台前走去。
犀利的眼神、狂拽的姿势,再搭配上魔性的出场介绍,妥妥的网络迷因(一种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文化基因)的味道。
果不其然,被奉为“狂拽学霸”的潘周聃,在赛博空间里掀起了一阵模仿热潮。
视频中,狂热的模仿者们无不竭力地做着这套“肩颈放松操”。甚至水杯、铅笔、猫粮狗粮,一切能够“扭”的东西都被纳了进来,“万物皆可潘周聃”。
还有网友换上了潘周聃的头像自称是“分聃”,在一则则模仿视频下用“已阅”批改着作业。
面对模仿,潘周聃本聃倒是给予了大度的回应,并且解释了自己这套“狂拽动作”的来由:选手们坐得过于拥挤,为了在上场时肩膀不碰到周围的选手,才不得不侧身“扭”出。
图片
不过,在已经演变为meme(即迷因)的“狂拽学霸模仿秀”里,他的解释更像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剂。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这场模仿依然没有要停止的意思。
潘周聃到底是怎么“挤”出人群的,已经被盘得没有了太多价值。但他到底是怎么在“你是我的神”,“羊胎素”,“怎么不算呢”等一干meme的围追堵截中“挤”出重围的,这个问题倒是有点意思。
很难想象,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潘周聃出场”才从万千个平平无奇的视频片段中脱颖而出成为“天选之子”。
但,可以想见的是,最早一批选择观看这一片段的人大概是出于猎奇心理。

图片
平心而论,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这样一套以“扭”为核心的出场动作,的确很容易与“拽”产生联系。毕竟,曾经的杀马特们最爱的动作之一,就是甩动一头嚣张的长发。扭头或者甩脖,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狂拽”的标志性动作。
在动作之外,主持人口中的“硕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光辉履历更是点睛之笔。“狂拽学霸”的形象由此诞生。
名校光环、行为怪异,任何一点单拎出来都足以激起小范围的水花。可偏偏强强联合,掀起了赛博空间的海啸。
图片
在短视频平台这片天地里,他自称还是“萌新”,时常被00后的创作能力所惊艳,“在我们眼里,短视频平台只是接受讯息的渠道,但00后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将短视频玩成了社交平台,并在彼此切磋互动之中不断提升创作造诣。”
如今,他也会思考短视频平台上的年轻人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内容,“儒家思想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互联网还需要潘周聃,我就会一直分享下去;如果有一天大家不再关注我,我就继续全心搞科研。”
潘周聃说,比起仰望学霸,自己更认同“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大众对知识保有热爱,这是非常美好的精神,更是蒸蒸日上的一种表现”这一观点。作为理工男能在文史哲、摄影等方面有所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因为现在不如别人,而心生畏惧止步不前。
如今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与其仰望学霸,不如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大众对知识永远怀有好奇心,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片

传媒类艺考 资深顾问1对1咨询服务

已为 8万+ 艺考生定制学习方案

今天仅限10个名额

HTTP/1.1 404 Not Found Host: www-bwc-dcopdnlyko.cn-qingdao-vpc.fcapp.run:443 Date: Tue, 06 May 2025 05:15:46 +0000 Connection: close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Content-Length: 547 404 Not Found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resource /news/3476.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