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高考失利,应该复读吗?

2022-06-10

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

“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复读,是让你重新书写答案的机会。”

这句话很简单,但你必须明白它的意思,这是一个选择,不想被现在的分数钉死,可以走复读的路,复读之后也并不等于成功!

要知道:大学不是终点,去了哪所大学,对应未来会做什么工作、过什么生活才是我们的终极决策标准。

那你适合复读吗?

先来回答这些问题:

1.你高考出现重大失误了吗?(高考成绩低于模拟成绩50分及以上)

2.你的高考成绩是临近二本线或临近一本线吗?

3.你的心理素质强大吗?

4.你看着周围学霸的成绩突然眼红,深知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吗?

如果这几个问题中有一道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复读的确是一种选择。

1.你家里的经济条件要求你立刻工作吗?

2.你发觉自己智商不够,的确不是学习的料吗?

3.你是那种学习比较佛系,不愿意下苦功夫的学生吗?

4.你现在一提起高考,心里就会萦绕一股清晰的毛骨悚然感吗?

5.你打心底秉持“读书无用论”,不懂家人为什么一定要逼你读书?

前4个问题,如果有任何一道你的答案是肯定,那么也许你真的不适合复读。

第5道题,对很多高三生来说,你现在所坚持的这一理论的确还是自己想法青涩的表现,如果你没有打心底改变这种想法,那劝你也不要浪费时间再读一年了。

还是那句话: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复读,是让你重新书写答案的机会。

曾经有个学生留言,说ta有个表妹是一个美术艺术生,这次高考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专业课过了本科线,只能报专科大学,她问我这种情况该不该复读?她平常不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也没有多么过度努力,她担心自己复读会浪费一年时间,但又对目前的学校不满意……

如果你也和她有一样的苦恼,或者你正在思考该不该复读,那么,这篇文章或许会给你答案!

全国复读考生数据

在决定是否复读前,先来跟小车一起大致了解一下往年复读生的人数。

近年来,全国各地选择复读的考生呈现愈发增多的趋势,“复读热潮”渐渐掀起:

2021年高考总数为1078万,2022年高考总数达1193万,暴涨115万人,逐年上升的高考人数意味着考生们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数据,2020年,高三应届生共有789.81万人,也就是说,复读生人数达到了242.8万人,占全国参加高考总人数的22.68%!

这个比例意味着,每十个考生之中就有超过2.2个考生是复读生。

图片

当然事实是否如此,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是在全国各地复读生的数量确实不少,并且每年的数量也有逐渐递增的趋势。

很多人会建议最好不要复读,不仅仅是因为复读的压力太大,还在于复读风险太高,怕再后悔一次。

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广东、四川、贵州、重庆等地纷纷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的相关政策,一起来看具体规定。

广东

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不得与任何机构联合举办高考补习班;

2016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幼儿园管理的规范》等规范的通知,其中附件3《关于普通高中学校管理的规范》明确提出,“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不得与任何机构联合举办高考补习班”。

图片

重庆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不得举办复读班

据“重庆教育”报道,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进一步规范全市高中招生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教育秩序,日前,市教委印发《关于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的通知》。

《通知》明确提出“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不得举办复读班,不得与社会机构联合举办复读班,不得在培训机构以学校名义举办复读班,不得招收复读插班生”。

贵州

全面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严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秩序,贵州省教育厅2020年4月下旬印发《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审批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严禁招收生源地录取控制线下的学生,严禁公办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严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

四川

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

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

图片

2020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规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招生计划管理,其中明确提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举办复读班的学校要严格登记学生信息情”。

云南

出台减负措施规范学校管理;

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2019年10月,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云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共分35条,分别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办学机构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职责、强化政府管理监督四个大的方面,明确中小学生减负举措。

其中,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减负措施中提到“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读生、择校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黑龙江大庆市

先前有家长向大庆市教育局提问:在网上看到消息,说今年高考后,取消复读,请问属实吗?

大庆市教育局回复道:按照省教育厅规定,普通高中不举办复读班。想再次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社会考生身份报考。

可以看到,虽然国内有部分地区明确了公办高中不收复读生,但这并不代表取消复读。想要复读的考生可以在私立高中或者校外培训机构复读,也可以用“社会考生”的身份报名下一年高考。

政策变化大,各地复读风险有多大?
一、2022年旧高考省份(17个)

2022年只有17个省份继续实行传统高考,它们是: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对于这些地区的考生来说,每年当地的复读政策变化不大,从政策上讲复读情况良好。

不过,也有部分省份的复读规定略有改动,比如:四川、贵州、云南以及河南部分地市通知:公办院校不再招收复读生。

但是国家层面还没有全面禁止所有学校招收复读生,所以对于这些地区考生的复读建业是:如果今年高考的确是大失所望,建议这些地区的考生可以通过复读去强化自己的大学第一学历。

不过这些消息让很多学生和家长感到担忧 ,因为停招复读生就意味着以后的高考落榜生要么只能选择上一个不好的大学,要么只能去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复读。如果要去私立学校复读的话那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条件的学生来说,很难承担得起高昂的学费。

二、2022年新高考省份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网上流传的“新高考要复读必须两年”的说法并没实际案例和政策规定,所以目前的复读基本仍只要1年即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两种模式新高考下的复读形势如何。

1、“3+3”新高考: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

除了浙江、上海两个我国新高考的“排头兵”以外(2017年举行首届新高考),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省市在2020年的首次新高考也均将平稳落地。

因此,对于这六大省市的复读生来说,2022年高考政策的变化也相对不大,且志愿填报均有了上一年数据参考,复读影响相对不大。

三、个别地区高考小变化

1.浙江

从2021年1月考试起实施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仅当年有效(之前是2年);从2021年起,录取的三段变为二段;

复读建议:如果今年高考确实不尽人意,成绩和理想学校及专业间差距较大,仍然建议这些地区的考生再复读一年。

2.“3+1+2”模式新高考地区

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我国有8个省份在2021年举行首次新高考,相比旧高考,其高考模式、高校招生政策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动,而对于该年复读的学生来说,形势相当严峻。

主要变化大致有:

(1)相比于2022年参加高考的应届生已适应了三年新高考模式,复读生仅有1年的快速适应期限。

(2)不分文理,“文综”、“理综”不再,只有三门选科。理、化、生、政、史、地(浙江还有通用技术)任选三门参加高考,"3+1+2"方案则为物理、历史必选一科,然后从剩下的四科中任选两科。

且三科的试卷从一张变为了三张,考试时间也不一样。同时,选考科目的分数不再只是卷面分,而是要通过单科排位换算,即“等级赋分”。

英语听力(部分地区有口语)和笔试分开,部分地区一年两考,取最佳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3)批次合并,2021年新高考开始,所有本科批次都将合并为一个“本科批”;对于想要通过努力上一本的复读生来说,该界限的消失也让复读的意义受影响。

(4)新高考相比于旧高考还有一大变化,就是以往文、理两科分别是有两套数学卷的,且难度不一样;但是新高考后,所有学生的数学卷都是一样的,且难度适中,理科复读生还好,但文科复读生就比较容易吃亏了。

复读建议:

这些新高考地区的考生综合上述考虑复读确实有风险;特别是对高考考生和文科生而言,复读的风险更大,应慎之又慎!

不过也有人认为真心想要复读的话,也可以考虑。对于往届生来说,理科就选原来的六科,语数外理化生;文科就选语数外史地政。因此,复读生完全可以选择原来的科目参加考试。

科目难度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上。数学不分文理科,考试范围在原理科基础上删除算法框图、三视图、命题、选讲内容。因此,对于理科复读生来说,内容范围变小了,难度也可能会降低,理科复读生有优势。

虽然高考发生了调改,但是获取高分依旧是关键。如果还想再试一次,新政不是拦路虎,还可以备战继续考。

三、新高考下复读新规
01广东

1.目前颁布的所有通知中,只是指出不允许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而不是不允许学生复读。

2.而自2001年起,教育部就取消了普通高考年龄和次数的限制,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见高龄老人多次参加高考的新闻。这就意味着想复读的学生完全不用担心不满足高考条件。

3.值得注意的是,复读生就不能跨市借考了,从2021年起,广东省户籍的往届生一律都要回户籍所在地报考。

4.广东新高考复读可以更换选科类别

根据考试院此前发布的《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文件,其中明确: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

图片

复读需要重考学考?

答:考试院在互动交流中回应:如果高三生复读,他以前的学考成绩还可以使用,但他需要根据新高考模式选科并确定要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

假设某同学今年是理科生(已有政史地学考等级,没有物化生学考等级),明年复读的选考科目是理化生,那么根据参加选择性考试其对应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一定要合格的原则,那么这位学生还需参加理化生科目的学考考试;如果他选择的是物理、生物学和地理,那么,他还需要参加物理和生物学的学考考试。以此类推。

从科目、难度、招生等变化,深入分析

新政考试科目改革:语、数、外三科必考;物理、历史二选一;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选二。

新政给应届高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对往届生来说,理科就选语数外理化生,文科就选语数外史地政,这既能保持前期一年的复习优势,又能避开一定的竞争压力,是有利且可行的一面。

新高考教材的要求核心素养未变,考试大范围、大方向未变,更注重基础回归。科目难度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上。数学不分文理科,考试范围在原理科基础上删除算法框图、三视图、命题、选讲内容。

因此,对于理科生来说,新高考数学考试范围变小,难度也可能降低。文科数学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空间向量,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貌似在原文科数学基础上增加了内容,竞争难度略有加大。

在大学招生方面,新旧高考相比,各大学向传统文、理科招生的专业有增无减,而选择原理科(选考理化生)、原文科(选考政史地)学科人数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开始,北大、清华、人大等36所国家“双一流大学”实施“强基计划”。“强基班”会在高考上线考生中划取录取人数的3倍以上进行“校测”,最终确定录取名单,这样就会降低上线分数。

如果你今年高考分数与“双一流大学”要求的差距不是太大,你可以在复读时巩固原有的知识,比应届生抽出更多的时间针对“强基计划”进行准备,你完全有可能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心仪已久的一流高校。

新高考地区是否复读?

复读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机遇是,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要报考的科目。如果考生某一门科目严重“拖后腿”,就可以通过这个政策避开,选择一门有把握的科目参考。

不过,专家建议复读生不要随便更换科目,因为更改的话,一是不适应,二是复读原本就是查漏补缺和增强,靠更换科目收效不会明显。

第一,对于那些考上一本的考生,尽量别复读,当下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填报各批次志愿和选择高校。

其次,如果考生心态不好,最好不要复读,因为复读生要背负更大的心理压力。另外,考生若不是因发挥失常导致高考失利,也不要轻易复读,毕竟风险比较大,还不如选择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早一年上大学。

第三,如果考生的基础太弱,即使复读一年也难有很大的起色,也没有必要去复读。

高考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选择复读,考生本人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家长和考生选择复读时,一定要量体裁衣,了解孩子真正的水平后再做决定。

一般来说,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或者生病等外在原因没考好的考生,填报志愿失误的考生,选择复读大多都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高考改革对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课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部分学校必须引入走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于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大量的书籍,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

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实行6选3以后,高校部分专业对考试科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

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传媒类艺考 资深顾问1对1咨询服务

已为 8万+ 艺考生定制学习方案

今天仅限10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