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艺术团
特长生政策缩紧,我该何去何从?
这几年伴随着政策的缩进以及疫情的次生影响,不少人其实对导演戏文类校考信心全无。但其实艺术类校考是肯定不会全军覆没的,越是好的院校就越会抓紧自己的招生话语权(抓不抓得住另说),所以短期内这些院校是不会取消校考的,而且很多同学担心的【戏文】专业也不会完全消失。艺术特长生,其实就是高水平艺术团(2015年改名),它和普通艺术类的区别就是:
①艺术类专业入校之后,只能就读自己所考取的艺术类专业,但是高水平艺术团就读的是普通专业。
②高水平艺术团学的还是文化课,业余时间搞艺术,艺术类专业全身心搞艺术;
③艺术类专业有部分成绩要求较低,高水平艺术团会有高考降分,但是是有基本的艺术团要求;
所以总结来说,高水平艺术团的考取更多是一种降分手段,但艺术类所考即所得。
也是因为有太多的学生为了得到心仪高校的高考降分优惠,其实也就是大概地学了学一门艺术特长,拿到这个优惠之后,整个人还是偏文化的。
也因此导致一个问题,就是高水平艺术团进校之后,对高校而言比较鸡肋,所以能够看到这几年高校对高水平艺术团的招生计划一砍再砍。很多高校也都取消了本校的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对专业的要求也一提再提。
那么怎么办呢?
文化课好,但是也没好到能够直接上心仪大学了;学习了专业课,但是专业课也没好到能够和艺术生抗衡,也没有完全确定自己要投身艺术行业。
高水平艺术团的学生们,其实就面临着现在这样的窘境。
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要么彻底放弃——当然你之前的投入就打水漂了。当然你也可以想,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但其实我们可以曲线救国——换专业!
你要是之前有器乐特长,那就试试录音专业吧!
录音其实是很难被取消的专业,而且这个专业技术性强,转音乐录音、电影录音甚至研究声音技术都是完全可以的!这样还可以避免和央音等纯音乐生竞争!
你要是有舞蹈器乐等特长,还对综艺、晚会感兴趣,那就试试文编专业!
文编还是喜欢多才多艺的孩子,如果不想真的成为一名舞蹈演员,那么就试试成为舞蹈演员背后的男人/女人吧!
你要是有美术特长,还喜欢游戏、电影,不妨试试数媒专业!
数媒专业本身就有很强的交互性,舞蹈、音乐、美术的经历其实都可以成为你们的作品集的idea来源!我19级的一个孩子就是,音乐和美术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于是选择了走数媒专业,最后拿到了北师大数媒全国14、中传数媒网络设计、北电录音三证!
其实这种改专业也不光是曲线救国,是对自身优势的合理利用。
高水平艺术团的尴尬之处就在于,文化课和专业课都处于中不溜。文化课也是中间值,专业课肯定和每天耗在专业课上的艺术生没法比,可选择的院校范围比艺考缩得还快。但是这一切放在导演戏文类学习上就很合理!
本身的艺术特长可以被转换成个人特点,文化课在这一领域又有很丰富的院校选择,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