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省市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几乎都已接近尾声,志愿填报结束以后,考生并不是就能万事大吉、不管不问。
填好志愿之后,高考录取流程、考生电子档案状态、查询录取结果、收取录取通知书、退档原因等事项仍然是需要密切留意的。今天就为大家做了志愿填报后注意事项的相关整理,赶紧来看看!
志愿填报的登录密码为高考网上报名时最后使用的密码。
2、关注录取动态
愿填报结束后,将会陆续进行各个批次的投档录取。一般情况下,各批次报名考生可在下一个批次录取前,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因此考生和家长要随时关注教育考试院的录取动态,每年都有填报志愿失误,没有被录取的情况,后续可以参加征集志愿。如果错过征集志愿,很可能就错过该批次的大学。
3、保持手机通信通畅
志愿填报完,招生办和院校联系我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手机。有时候,你的专业需要调剂等特殊情况的时候,院校会拨电话咨询,如果你的手机关机了,欠费了,或者外出信号不好等情况下一直联系不上,这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招生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和整个录取流程,有可能就直接把你pass了。
4、保管好身份证、准考证
千万不要认为高考查分结束后,就再也用不到准考证了。
有的高校开学入学的时候是要求你提供当年高考准考证的,因此一定要妥善保管好高考过程中的各种证件。
5、检查身份证是否到期9月份你可能就要去上大学了,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已经过期,那时候买车票或取车票、进站等都成了问题!所以要提前检查身份证是否即将过期,及时重新办理。
6、高考录取流程
1.制作电子档案
省教育考试院会将考生的报名、体检、成绩、志愿等信息制作成考生电子档案。
2.投档在投档开始后,省教育考试院将根据录取原则向高校投放考生电子档案。
3.阅档考生电子档案投放后,招生院校将在规定时间从网上下载考生电子档案并进行审阅,审阅内容包括考生成绩、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体检表、诚信记录等。
4.预录取阅档结束后,招生院校按照相关规定和招生章程等,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结果上传至省教育考试院。
5.录检省教育考试院将对高校预录取和退档的名单进行录取检查,对有疑点的问题同院校再次进行沟通。录取检查通过的考生名单将第一时间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
8、查询录取结果的方案在录取工作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会向考生提供录取信息公开查询及申诉渠道,并按规定将有关录取结果向社会公示。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所提供的途径查询确认本人的录取结果。
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查询:
(1)本省招办官方网站
(2)录取高校网站
(3)省招办授权的相应网络、平面媒体等
(4)地市级招办
9、注意查收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
批次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高校寄发通知书,具体邮寄时间视两地距离而定,一般寄出后10天内可到。若考生半个月后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请联系高校招办。最直接的鉴别:
①你的志愿中没有填过的学校,寄来了录取通知书,那肯定是假的;
②一切让你交费的行为,那肯定是假的。
如果收到是你报考学校的通知书,那么最好也要这样鉴别:首先,查学校真假。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必须是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的并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这些高校名单可在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本省招生考试院网站或本省招办发放的招生资料上查到。10、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
◆ 为什么档案状态长时间没有变化?
录取工作总体时间内,针对某个院校没有规定统一的审核结束,因各高校招生计划人数不同,学校规模不同,有时受其他省份录取进度影响,导致部分学校录取进度有快有慢。◆ 档案状态何时会显示“自由可投”?
档案“自由可投”是指考生档案是自由的,自由就是档案没有在任何一个学校。当所有批次都录取完毕,你的档案状态仍为“自由可投”,证明没有被录取。如果选择复读,明年平行志愿院校数量仍然不受限制。
◆ “已投档”代表一定会被录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