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简要
在整部《血迷宫》中,作为编剧的科恩兄弟把一起看似简单的谋杀案变成了一出复杂的拉锯战。地上的血迹似乎总是无法完全清除干净,而杀人者一直都不明真相,甚至连看起来最精明的侦探维斯最后都因为众多的判断失误而丧命了。科恩兄弟在《血迷宫》的故事中设置了一个看起来很清晰的三角关系,整个故事在玛迪-维斯-雷伊和艾米三方间展开。但随着故事的进行,很快艾米旁观者的身份就变成了三角关系中的第四方。这关系的变化,是多个意外造成的。《血迷宫》的剧本提供了一个高明的剧情走向,它一环套着一环,每一环上都有着下—环的铺垫。这些剧情上的意外,其实又是合理的,因为科恩兄弟把它们引向了人性上。人性的黑暗和不稳定让故事内核丰富又尖锐,在枪、打火机和照片这些道具提供的线索和意象里,无理性,荒谬性及黑色幽默让《血迷宫》变的扑朔迷离。在摄影风格上,科恩兄弟较多运用了“镜渊”的拍摄手法。以一、两组镜头来表现人物所处的迷镜,当固定不动的镜头缓缓动时,随着摄影机的画面,观众和剧中人物一起走入了《血迷宫》中的人性深渊。而大量主观视角的使用,让镜头的构图和镜头运动都代表了剧中人物的视线走向、运动方位和这些所带来的态度隐喻。这样的镜头设置,让观众从观众的身份中抽离出来,逬入了电影的世界。影片的摄影风格很像是20世纪50年代左右的黑色电影,大量固定角度的镜头、蒙太奇手法以及表现主义是诸多老式黑色电影的招牌,但科恩兄弟在这之外,还混搭了速度极慢的运动镜头。这些简单又明了的镜头语言突出了演员们的表演,弱化了摄影带给观众的客观性。“维斯被杀”这场戏里,特写镜头起到了很大的强调人物和调节电影气氛的作用。少许的俯拍镜头则让这场戏有了希区柯克的影子,当艾比和维斯两个人先后i逬入光线明亮的浴室时,很多人都会想到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影片中除了枪这个穿针引线的第—道具,很多意象式的道具都颇有深意,如吊扇。吊扇三个扇叶组成的圆形正巧象征了整部电影的人物关系。这些意象式道具加深了观众观影时接受导演意图的潜意识。故事中出现过的死鱼、ZIPPO打火机、装了钱的保险柜、酒吧外的焚化炉、汽车旅店和菜地都或多或少掺杂了科恩兄弟的“别有用意”。科恩兄弟在电影中非常注意强调地理背景,《血迷宫》的地理背景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这和《老无所依》的地理背景一样。美国的南北部分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社会背景,德克萨斯州那荒芜广袤的沙漠所造成的压抑感,有时正好贴合了电影中想要表现的深层含义。
【张艺谋改编简评】
25年之后,《三枪》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完整呈现了《血迷宫》所讲述的故事,张艺谋将这个发生在现代美国西部的“婚外情+买凶杀人”故事移植到近代中国的西部荒原,用面馆取代了酒吧,马匹取代了汽车,南坡取代了motel——于是,这个美国黑色幽默故事就被“中国化”了。在俗艳的人物造型和蹩脚的搞笑台词的共同消解之下,《血迷宫》中惊悚、恐怖、紧张的气氛被破坏得支离破碎,同时,为了满足观众的观影期待,导演依小沈阳、孙红雷等演员的特点对原作中的人物进行了“量身”改造,结果却使几个原本充满张力、复杂而不断成长的人物形象显得太过单薄。除了几乎毫无二致的故事情节之外,《三枪》的整体风格与《血迷宫》大相径庭,一个是弥漫着死亡气息的黑色幽默剧,一个则是外表光鲜的闹剧。没有解构,也不是致敬,《三枪》与《血迷宫》南辕北辙,更没能殊途同归。如果说,生硬的剧情与人物嫁接尚属导演创新的牺牲品,那么,一部以搞笑、贺岁为目的的喜剧片搞笑手段拙劣、效果不佳就让大部分影迷无论如何也无法原谅了。观看《三枪》的大多数观众抱着乐呵乐呵的心态走进电影院,期待“纯爷们”小沈阳能再次带来曾经观看《不差钱》的快乐,然而,在90分钟的观影过程中,我们很难听到之前观看《大腕》、《非诚勿扰》、《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等喜剧时剧场内弥漫的此起彼伏的笑声。喜剧固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电影类型,但制造喜剧效果的搞笑手段也有高下雅俗的区别,情节线索错综复杂、险象环生如宁浩,语言犀利、表演精湛如周星驰,都已成为国语电影中的喜剧经典。在《三枪》中,我们看到的所有搞笑全部都是“炒冷饭”的低级把戏,老谋子费尽心机设计的每个笑点都无法给我们耳目一新的观影快感。不管是小沈阳不厌其烦地变换动作摔跟头、赵本山“根本没正眼看过我们”的斗鸡眼、程野的大肚子与丑陋的龅牙,抑或是“P—I—AO:炮”、“这个真没有”、“马死得快(Must die)”、“提问——回答”之类的春晚小品式的台词,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毫无新鲜感可言。这些段子如果放在除夕夜,全家老小其乐融融围坐在电视机面前看春晚时,或许还值得一笑,然而,在花好几十块钱期待这位执导过奥运会开幕式的国内一流导演为我们带来一场高水平的艺术享受时,再听到这些无聊的“搞笑”,剩下的就只有冷笑了——而那些剧场里偶尔发出的诡异的笑声就成了这90分钟内最大的笑点。在我看来,整部电影中最让人觉得新鲜而有趣的就是几个演员一起甩面的场景和谢幕时的群魔乱舞——然而,这是电影吗?张艺谋漠视了电影与小品、与二人转的根本区别,将整部电影变成了一部加长版的“二人转”,由“小品”变成“大品”。就这样,科恩兄弟的处女作,就变成了两个张姓老男人(制片人张伟平、导演张艺谋)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