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出自唐朝李白《北风行》的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两句诗,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图片摄影命题绘画的真题材料。公元752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宝十一载,李白游历幽州,时北风号怒,漫天飞雪,五十岁的大诗人触景生情,挥笔写下《北风行》这首古诗:《北风行》李白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首诗的创作灵感以及诗中意象源自 《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诗经》中的这首诗开篇即大肆渲染背景:吹的是凉飕飕的北风,飘的是纷纷扬扬的雪。这既是实时描述,也是国家危乱之象。众人为了逃难,呼朋引伴,携手同行。诗中展现了一幅急惶惶四处奔逃的惨景。
全诗共三章,前两章内容基本相同,只改了三个字。把“北风其凉”改为“北风其喈”,意在反覆强调北风的寒凉。而改“雨雪其雱”为“雨雪其霏”,无非是极力渲染雪势的盛大密集。把“携手同行”改为“携手同归”,也是强调逃离的意向。复沓的运用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诗各章末二句相同。“其虚其邪”,虚邪,即舒徐,为叠韵词,加上二“其”字。语气更加宽缓,形象地表现同行者委蛇退让、徘徊不前之状。“既亟只且”,“只且”为语助词,语气较为急促,加强了局势的紧迫感。语言富于变化,而形象更加生动。北风与雨雪,是兴体为主,兼有比体。它不只是逃亡时的恶劣环境的简单描写,还是用来比喻当时的虐政。后面赤狐、黑乌则是以比体为主,兼有兴体。它不仅仅是比喻执政者为恶如一,还可以看作逃亡所见之景。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意蕴丰富,耐人玩味。朱熹《诗集传》说此诗“气象愁惨”,指出了其基本风格。诗三章展示了这样的逃亡情景:在风紧雪盛的时节,一群贵族相呼同伴乘车去逃亡。局势的紧急(“既亟只且”),环境的凄凉(赤狐狂奔,黑乌乱飞)跃然纸上。
“北风行”是乐府题材,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和凄凉。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游历了幽州(今北京大兴县一带),目睹了安禄山挑起战祸,带给百姓的苦难。李白寓情于景,将心中满腔悲愤,化成诗章《北风行》。《北风行》 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幽州由胡人将领安禄山管辖。诗文首句“烛龙栖寒门,光耀尤旦开”,烛龙栖息在极其寒冷的北方,那里终年看不见阳光。以烛龙展现的幽冷和严寒,比喻战祸带给人的苦难。安禄山心怀逆谋,在范阳北边修筑雄武城,对外声称为了抵御敌寇,实质贮藏兵器,积存粮谷,等待反叛时机。安禄山作为三道节度使,他的麾下战马就有一万五千匹。很多人为了讨好他,每个月向他进献驴子骆驼战马,甚至猎鹰猎犬之物。百姓被其役使,难以为生。安禄山为邀功媚上,挑起边境战争。前后十多次,他欺骗诱引契丹人,假借设宴摆酒,并事先挖一大坑。等到契丹人喝醉之后,将人斩首埋掉,每次要杀几十人。天宝十一年八月,安禄山率领五六万兵马,征讨契丹,唐军将士几乎损伤殆尽。《北风行》描述了倚门望夫的幽州思妇,因为丈夫战死而陷入悲寒孤苦的境地。将士远征,战死沙场,没有亲人为其收敛,甚至都难以裹席而葬。“燕山雪花大如席”,伴随着怒号的北风,大片大片的雪花降落大地,犹如巨大的席子,掩埋着阵亡的将士,这场面既凄惨,又悲凉。诗文以大如席的雪花,怒号的北风表达未亡人的血泪控诉。因战祸带来的生离死别,此恨绵绵无绝期,犹如漫漫的北风大雪,铺天盖地。诗文画面展现出雨雪无边恨难消的乱世凄凉。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以“席”拟比“雪花”之大,想像飞腾,精彩绝妙。但是, 这句诗在后世却有争议。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认为,诗“须不畔于理方善”,而李白此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故不敢苟同。现代文学大师梁实秋在他的《雪》文中也说:李白这话靠不住,“大如席,岂不一片雪花就可以把整个人盖住?”鲁迅则很通达。他在《漫谈“漫画”》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昆明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则区分“景实而无趣”和“景虚而有味”两种情况。他觉得李白夸张严重失实,但还是从诗“味”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肯定。有些诗评家自己心里也是琢磨不定的。如明代赵统对“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评价就自相矛盾了。他在《骊山诗话》卷一“解悟”条中竟然说出李白此句为“傻大之句”,其酷评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在卷三“虚实趣味”条中,他又指出此句“为景虚有味,无害于诗”。赵统的评价,前后龃龉,暴露其思想混乱。尽管这些评议微不足道,但李白的这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已经被后来不少文人所袭用,其中有宋人王安石和李纲;有元代的刘因和方回。他们的袭用无疑折射了后世文人对李白这句诗的认同和赞赏。《胡笳十八拍十八首之一》 王安石燕山雪花大如席,与儿洗面作光泽。怳然天地半夜白,闺中只是空相忆。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欲问平安无使来,桃花依旧笑春风。
理解北电图片摄影真题中的 “燕山雪花大如席”,可以比对李白的另一首诗歌《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中的“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细细品味两首作品所传达出的不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