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高分备】综合艺术常识要点梳理
音乐部分
1.音乐的定义、特性: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但它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的特征。
音乐还是一门非描绘性的艺术,它不可能描写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而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以直接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
2.音乐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
3.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物质材料:乐音
4.音乐的声音材料的主要来源:嗓音、器乐
5.音乐的最基本要素:音高、节奏
6.音乐中的曲式:二部曲式(AB)、三部曲式(ABA)、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
7.中古时期(秦——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有:鼓吹乐、相和歌、歌舞百戏
8.清商乐是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总称。
9.琵琶乐器在中古时期传入华夏。
10.宫廷燕乐是隋唐时期音乐成就的代表。
11.燕乐大曲的代表作品是《霓裳羽衣》。
12.梨园——是唐朝建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是由艺术水平最高的音乐舞蹈家组成。
13.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
14、杂剧在元朝达到鼎盛。
15.宋元时期最主要的说唱体裁是:鼓子词、诸宫调。
16.宋代诞生的古琴曲是:郭沔(mian)的《潇湘水云》
17.元代反映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曲是《海青拿天鹅》
18.18世纪末京剧诞生在“皮黄腔”基础上。
19.中国近代音乐作品及作者:
沈心工、李叔同、曾志齐《送别》
萧友梅、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问》
黎锦晖《可怜的秋香》
刘天华《光明行》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黄自《旗正飘飘》
贺绿汀《牧童短笛》(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文献)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20.中国现代《伤逝》揭开了新时期歌剧创作的新篇章。
21.古希腊罗马音乐最发达的是它的音乐理论。
22.中世纪西方音乐的的主要形式是:格里高利圣咏、赞美诗
23.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发源地是:英国和欧洲大陆偏北地区。
24.文艺复兴音乐的主要风格样式是:声乐复调,尤其是无伴奏的多声部歌唱
25.巴罗克时代复调音乐达到颠峰,并产生了代表新趋势的主调音乐。
26.巴罗克音乐风格的标志是:歌剧、清唱剧、康塔塔
27.歌剧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以蒙特威尔第、威尼斯和那坡里等为代表。
音乐通识
乐音:音乐建立于特殊的声音-乐音,是有规律振动的声音。
声音的两个来源:1、人类的天然器官嗓音,2、另一种声音材料来自于乐器
节奏:音时间的艺术,音乐时间通过节奏来表现,节奏构成了音乐的生命。特点是周期性地有规律的延续,音乐的奥秘在于这种周期性律动的无限多样性。
速度: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旋律:音高和节奏构成了音乐的最基本的要素,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式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就获得了最简单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形式-旋律
复调音乐:是一种多线条的音乐,独立旋律同时奏出,
主调音乐:突出一个主要的旋律曲调,其他的作为和声背景,辅助作用
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
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达到巅峰,代表新趋势的主调音乐兴起
歌剧、清唱剧、康塔塔这些音乐体裁是其风格的标志。
歌剧产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歌剧大师蒙特威尔第
巴洛克晚期:德国的作曲家巴赫和亨德尔
古曲主义时期:三位主要的音乐巨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韦伯、门德尔松、舒曼、柏辽滋、肖邦、李斯特、威尔第
浪漫主义晚期:施特劳斯
中国传统音乐:四大类、宫廷乐、民间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
交响曲:四个乐器组、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四个乐器组由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器组。
奏鸣曲:一般指钢琴独奏,或与其它一件乐器合奏
协奏曲:一般指独奏乐器与大型管弦乐合作的表演形式
室内乐:一般由几个独奏者合奏,每个乐器担任一个独立的声部
交响诗:新的管弦乐体裁,常常以小说、诗歌、戏剧和绘画作为题材,施特劳斯为代表
中外音乐名曲及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