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要求: 单人行动小品,时长3分钟。
解析:这个题目的侧重点在于三次喝水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以及矛盾冲突的体现,对我们表演中“目的性”有一定的考查。同学们要围绕三次喝水不同的目的,进行舞台行动的组织和表达,每一次的目的要明确,尽量不要重复。
同学们可以按照行动三要素来分析题目,围绕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进行创作。
第一. 做什么。题目已经告诉我们,我们在表演时的关键性动作是喝水,也就是我们的行动点已经明确,所以要围绕喝水展开我们的表演,用三次喝水的点来把我们的小品串联起来。
第二. 为什么做。这一步同学们要考虑的是我们为什么而去喝水,喝水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在三次喝水的过程中要把每一次的目的给区分开来,否则每一次的目的都是单纯的“口渴”的话,就失去了“三次”的意义。
例如:今天是愚人节,你今天刚好休息就下楼运动打篮球,在运动这个过程中忘记了今天是愚人节。
第一次喝水是上场抱着篮球回来,满头大汗,进家后接了一大杯水喝掉一大半,目的是解渴。
第二次可以作为这个小品的矛盾冲突来安排。突然接到了同事打来的电话,告诉你听说公司要裁员,而老板提到了你的名字。此时表演节奏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内心出现紧张,焦虑和害怕等,此时大量的心理活动要通过表情和动作表达出来,其中的一个动作就是又拿起那大半杯水缓缓地边思考边咽下两口,目的交代此时心里的复杂活动。
第三次是正在想怎么办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今天是愚人节,确定后,才明白是同事的恶作剧,这时又拿起水杯一大口把剩下的水吞下,目的是压惊,长舒一口气。
第三. 怎么做。那就是我们做喝水这个动作应该怎么去喝,三次喝水目的不一样,那我们在喝的时候表演的细节也不一样。
第一次为了解渴,我们可以快速地做大动作,拿起水杯接水大口去喝。第二次为了交代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那我们拿水杯的时候可以慢,可以拿了放放了拿,犹豫不决,坐立不安,手紧紧的握着水杯,慢慢的喝下。第三次为了交代压惊,那我们同样可快速拿起水杯一口吞下,然后放松的长舒一口气。
同学们在表演中可以加一些障碍在里面,用来丰富我们的表演。比如水洒一身,喝太快一直打嗝等,要学会举一反三,打开思维,灵活运用,合理添加。
2022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部分小品题目:
1. 三次穿鞋
2. 三次叹气
3. 三次下跪
4. 三次开门
5. 三次抽手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