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兰西特派》:一封献给杂志与编辑的情书

2022-03-11

《法兰西特派》被认为是一封“写给记者和编辑的情书”。

《法兰西特派》被认为是一封“写给记者和编辑的情书”,韦斯·安德森的影像在锋芒过尽后留下时代隐喻。


本片由个人视角上升到宏观的历史视角,作者化的美学风格、精致的形式感具有独一无二的辨识度。


影片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巴黎的一个美国报社的三个故事,采用多人物多线索的平行叙事,反映西方社会动荡不安的生态,投射出现代西方人孤独焦虑的心态。

《法兰西特派》沿用了韦斯·安德森惯用的对称构图,长时间、跟移运动的镜头使摄影机变成一双观察时势的眼睛,以强烈的秩序感和立体化的电影语言将虚构的杂志《法兰西特派》可视化。


图片


导演惯用的对称构图使人物处于画面的中央位置,尽量弱化人物周围的环境和物品;或以画面中间的对称轴为中线,令人物左右对称。

好比那个展示《法兰西特派》杂志社的场景,这个画面既是对称的,又强调了景深内容。杂志社位于画面深处,并且居于画面的正中央,前景是对无趣镇街景的展示,同时画面深处由杂志社将连片的楼房一分为二,整个画面几乎完全对称。

色彩作为建构电影的一个重要表意符码,除了造型功能之外还带有叙事功能。


就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来说,色彩参与叙事营造出戏剧的荒诞感。《布达佩斯大饭店》里外观粉色的酒店,作为视听语言与叙事主体之间的一种互文,为影片抹上一丝浪漫的童话色彩。


图片

在《法兰西特派》中,导演和御用摄影师罗伯特·约曼采用现代复古的色调,以橙黄为基色,杂糅低饱和度的蓝绿色和粉色,穿插大量的黑白与彩色画面互切。


一种暗示呼之欲出,切合停刊号的发表营造一种阅读体验。


据韦斯·安德森所说,《法兰西特派》取材自对他影响巨大的美国杂志《纽约客》。


影片开场之前,用一段配上字幕的黑场画面告知观众:接下来的这部电影全部选自一本杂志的内容。可以说,整部电影就是一本杂志的完整构造。


图片


此外,这样的色彩运用似乎也在表明本片与过往作品主题的不同,使得虚构的故事更具现实色彩。

韦斯·安德森热衷于复杂的叙事结构,这与他迷恋小说不无关系,比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对罗尔德·达尔儿童读物的复刻、《月升王国》带着一堆书出走的山姆。


本片也通过杂志不同专栏的递进,以线性铺排交代完成情感的堆积。此外,他继续追寻戏剧与现实相碰撞的一种张力,《法兰西特派》既是影片的表现主体,又成为导演追忆年华的视觉象征。

比尔·莫瑞饰演的杂志主编在故事开始不久便逝世,他在临终前发布遗嘱,交代下属们《法兰西特派》就此停刊。因此,杂志的最后一期既要发布主编去世的讣告,又昭示了它的“寿终正寝”。


影片的主体构成,便是这本告别刊中的三个短篇故事。


图片

拿第一个故事来说,主人公摩西是一位画家,犯罪进了监狱仍不忘绘画。他以女狱警西蒙妮为灵感缪斯创作出一幅抽象画。当作品在监狱举办的小型展览上展出,被关押在此的画商朱利安一眼看中。朱利安刑满释放后,这幅画被他收入囊中。面对各式各样来欣赏的人,他首先问:“你们能看到画里的女孩吗?”利用这套说辞,把画炒成天价。后来摩西把画画在监狱的墙上,恼羞成怒的朱利安对摩西破口大骂,进而大打出手。


二十年后,监狱动迁,一位收藏家安排一架运输机把整面墙运走。这面墙成了摩西最出名的作品——《钢筋水泥承重墙壁画》。收藏家让先锋派艺术在堪萨斯州中部的平原上,永久地占据一席之地。


图片


影片借此影射虚浮的造星效应和错乱的底层逻辑,莫名其妙的天价画,摩西因为救下大人物们从而获得自由并被授予勋章,隐喻当今社会的荒诞,自无意义的狂欢向外凝视,另一方面也讽刺了公众的无知和跟风。


这是一个典型的“反成功”故事,正如片中所言:“比起我们热心地帮他成功,他更加渴望失败。”

接下来的两个故事,有关学生运动和美食。


图片


导演分别对“棋盘革命”背后近乎儿戏般的激进主义和所谓新闻“中立性”进行戏谑的批判;以及通过警察局主厨的“宪兵菜系”和一桩绑架案解构新闻报道的规范性,本应报道美食的专栏因为绑架案而严重跑题,字里行间最引人注目的竟是主厨对毒萝卜的形容:就像一种苦涩的,发霉的,辛辣的,浸满了香料和油汁的泥土,在我此前的人生中从未尝过那种味道。

韦斯·安德森让“枯燥”的《法兰西特派》有了自己的思索:数个动画演绎桥段,包括第二个故事中的露辛达突然插入她在五年后写的一部作品,并以舞台剧方式演绎,都可以被看作是对杂志“注释”和“附录”的影像化诠释。


图片


安德森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叙事到人物再到艺术手法,都在传递一种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下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但其强烈的导演风格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题探讨的严肃性,以致各种视听语言仿佛沦为引导情绪的板滞手段。

影片以一段略显伤感的追忆结尾,隐约呼应安德森接受采访时说的话:“《纽约客》里很多文章都影响了我,比如布兰登·基尔,詹姆斯·瑟伯”,提莫西·查拉梅主演的第二个故事,正是参考了梅维斯·迦兰为《纽约客》所写的《五月风暴》的相关文章《五月事件:巴黎札记》。


而这些作者的名字,都出现在影片最后的名单里。


安德森精心选取适合《法兰西特派》主题的文化元素,以其内心最柔软却执着的一面,回眸式微的纸媒时代并做出致敬。


图片

传媒类艺考 资深顾问1对1咨询服务

已为 8万+ 艺考生定制学习方案

今天仅限10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