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广播电视台迎来了一批新人主播!

2022-09-19

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

近期,上海广播电视台迎来了一批优秀的新人主播。他们中有的刚走出校园,有的入行多年而身份日益“复杂”;有的拥有国际教育背景,有的则具有鲜明的“Z世代”特征……



沈诗淇(寺良)

多元“Z世代” 多栖媒体人


在《长三角方言大会》中说着一口吴侬软语,转身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中开始双语主持,一回头她的身影又出现在话剧和电视剧里——沈诗淇可谓是个典型的“Z世代”上海小囡,既有国际化的经历和视野,又对家乡的海派文化情有独钟。她不断跳出舒适区,尝试新领域。


图片


对于主持人这份工作,沈诗淇并不陌生。从小学开始,她就是中福会少年宫的主持人。通过主持,她接触到了各种人,看到了他们的万种生活,从而喜欢上了这份能够让她拓宽视野、认识世界、与人沟通的工作。
待到海外留学时,她在南加州大学选择了新闻传媒、电影艺术,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了国际关系、生态环境等专业,于是便有了如今这个看似“专业不对口”的主持新人。
关于并非科班出身这件事,沈诗淇坦言在基本功上要奋起直追。因此,在没有工作安排的早晨,她都会诵读中英文报道,加强基本功并对着镜子背诵练习,锻炼即时记忆能力。

图片

沈诗淇(图左)与曹可凡搭档主持五五购物节

事实上,很多优秀主持人都非科班出身,沈诗淇的老师曹可凡便是其中一位。提及这位家喻户晓的业界导师,沈诗淇直言很感恩、很幸运。“主持人是一个需要口传心授、大量实践,通过量变引发质变的工作,所以能够随时和老师学习沟通,看老师如何去准备节目是非常必要的。”
沈诗淇记得,和曹老师一起拍摄五五购物节外景时,从一碗面的由来到一条街的变迁,曹老师都能侃侃而谈。这让她再次深刻认知到主持人是以文化修养为依托、需要不断积累各领域知识的职业。
除了在《长三角方言大会》《林海秀》《极限挑战》等大屏节目中主持亮相,沈诗淇还参与了不少小屏的直播,其中东方卫视《冠军对冠军2》一场7个小时的竖屏直播令她印象深刻。“这场直播里我不仅是主持人,还是记者,同时要和网友互动提问、给大家发福利……”沈诗淇称,这次直播让她对不同媒介的表达方式有了新的体会。
在积极拥抱融媒体的同时,沈诗淇也试着多栖发展。话剧《繁花》中,她一人分饰五角,其中不乏说粤语、安徽话等方言的角色,年龄上亦有参差。前几个月,她又参与了电视剧 《战上海》的拍摄,饰演上海标准铅笔厂的女工米时节。此前没有电视剧演出经验的她,运用主持人的信息搜索能力,从大量的资料中整合出角色所需,深入了解1949-1950年的那段历史,找到了她的规定情境和人物关系。
“主持人的技能和习惯一直在帮助我,而拍摄现场学习到的即兴能力、开阔心态,也能够作用于我的主持工作上。”她坦言,过去的两年,自己拥有了许多工作初体验,转换了多重新身份。这些经历将是自己未来不可多得的宝藏,反哺着自己的职业和人生。

衣漪主持路上“冲冲冲”
从《主播有新人》时期的“努力努力十分努力”到如今能在东方卫视多台晚会、直播中独当一面,新人主播衣漪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最近网上有个热词叫“退退退”,但在“00后”的衣漪看来,主持人的工作只有“冲冲冲”。
图片衣漪
很多观众是从《主播有新人》认识了衣漪。鲜为人知的是,最初参与该节目的机会,是衣漪自己“挣”来的。“当时导演来我们学校主要是物色男选手,但我觉得机会难得,就毛遂自荐给导演发了简历,然后再通过一轮轮面试获得了参与录制的机会”。
事实上从上大学开始,不知疲倦的付出已然成为了衣漪的主旋律。她在全国各地参加比赛,在多个媒体平台实习,她的普通话一甲考试获得了浙江传媒学院建校以来的最高分98.8分……正如她所言,“大学四年我就像孤帆远影的小舟,不知驶向何方,但仍然拼命划桨”。而《主播有新人》不仅让衣漪找到了方向,更让她看到了努力终有回报。
签约上海广播电视台仅2个月,衣漪就遇上了两场“大考”——“2021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揭晓活动和《朤月东方——中秋梦幻夜》录制。“两项工作在时间上紧紧相连,那时我才发现主持人不仅是个脑力活,还是个体力活。”不同于学校晚会可以提前几天背稿,电视工作经常会出现主持人上台前一分钟还要改词的状况。这让习惯背稿背出肌肉记忆的衣漪感到有些不踏实。“不过经过这两次历练后,我明白了主持人就要不断应对变化,轻松上阵”。
除了台词不出差错外,衣漪还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有温度的主持人。在东方卫视近期进行的《加油!小店》系列直播中,衣漪变身实习小工,体验了一番经营小店的甜酸苦辣。
“除了背下40多个菜单,我还去后厨帮忙。捏猪排的时候,我发现猪排并非块块平整,经常会遇到骨头划手的情况。这时站在我身边的老师傅就自然而然地展示了自己伤痕累累的双手。”诸如此类的动人细节,如果不是亲临现场、亲身体验是很难发现的。这一刻,衣漪理解了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葛浩(江冉)打造轻盈而有引领力的文化垂类品牌
工作近10年,江冉的身份反倒越来越“模糊”。他是播音员、主持人,同时也是记者、编辑、制作人。由此可见,广播人在融媒体之路上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近年来,江冉将工作重心移至文化垂类的融媒体内容生产,个人策划的专栏《一句》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创新创优节目奖。
图片江冉
江冉原名葛浩,“江冉”这个播音名是大学毕业时恩师江昊取的,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诗意,更带着传承与期许。他非常喜欢,使用至今。
来到上海广播电视台之前,江冉曾在新疆电视台工作过两年。“新疆台给了身为新人的我很多机会,包括主持自治区春节联欢晚会、访谈各领域的大拿等,这些经历帮助我快速养成新闻人的气度。”而新疆慢节奏的生活,也让江冉有机会领略自治区各地、州、市的风土人情、绝美景致,同时也有较多时间看书、读诗,可以说他的人文素养有很大一部分源自那时的所学、所感、所悟。
上海之于江冉,则有些奇妙的缘分。当他还在河北的县城读高中时就写下“将来去上海当主持人”的心愿。“可能是当时受一些近代文艺作品的影响吧,还有就是那时挺喜欢韩寒的,就有了这么一个想法”。没想到多年后梦想成真。
缘分是美妙的,但初登《东广早新闻》的播音经历就没有那么美好了。江冉坦言,最开始的一年自己一直战战兢兢、枕戈待旦,甚至一度做噩梦,梦见自己直播迟到、稿子出错、机器出故障……压力最大时,他也曾想过放弃,幸得前辈的鼓励与指点。
“前辈告诉我,眼光不要局限于演播室,功夫应该花在室外。比如播音稿里有哪条新闻的背景你不甚了解,应该在直播后去做功课”。前辈一语点醒梦中人,开阔目光后,江冉的播音工作果然越来越顺利,身份也越来越多元。
如今,江冉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文化垂类节目的主理人。这个头衔从工作内容上说接近于节目制作人,但更需要互联网垂类思维,关注的也不再是一两档节目,而是打造文化垂类集成的全媒体品牌——江南派FM。
文化类节目对于制作团队的要求颇高,但江冉觉得,相比经济、法律等专业性更强的领域,文化之于受众的门槛还是相对友好的。自认通识还不错的江冉坦言,想要出好作品,还是得加倍努力。“我觉得目前自己还处于带着目的去读书的阶段,要像曹可凡老师那样触类旁通,从心所欲不逾矩,前路还很长”。

马锐播音是一份神圣的工作
作为上海新闻广播《清晨新闻》的播音员、《990早新闻》的编辑,马锐已然习惯了“凌晨4点的上海”。这份工作虽让他与同龄人产生了一定的“时差”,但他觉得“这是一个要对所有听众负责的神圣职业”。

图片

马锐
机缘巧合下,年轻的马锐成了上海新闻广播早班的一份子。经过一年多的历练,他意识到,比每天凌晨4点半到岗更困难的,是如何准确地播报新闻。“一旦我打开麦克风,所代表的就是整个上海新闻广播,所以新闻稿里每个字都要去斟酌,怎么去处理重音、如何停顿、用怎样的口吻……需要不断思考这些问题”。
不少人以为,播音员只要照着稿子念即可,马锐最初也是这么想的,直到他第一次走进直播间才知道,原来播音员在直播时不仅要专注于稿件,还要操作机器。“什么时候拉音乐,什么时候点素材包、广告,这些都不能出错,真的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马锐记得,自己自告奋勇第一次操机,就出错了。“那时我的账号还没有点广告的权限,但我不知道,也没有事先检查就上直播了。到了广告时间,我连点了两次机器都没有反应,中间大约有两秒的播出空白,当时我冷汗就流下来了。还好与我搭档的播音员老师迅速反应,立刻接过我的话筒开始播下一条新闻,这才化险为夷”。经过这一次,马锐深刻地意识到,为播音主持做再多的准备工作,都不为过。

图片马锐(图中)在第四届进博会现场做直播
“传帮带”是上海广播人的优良传统,马锐从中受益匪浅。入职以来,他受到了众多资深广播人的指导和鼓励。“我的业界导师方舟老师,就一直告诉我要多走多看,去切身感受上海的烟火气,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还有很多老师,都给予过我很多帮助”。
在东方广播中心领导的鼓励下,马锐还参与了多项跨部门工作。比如以主持人的身份参与新春特别节目、冬奥会特别节目;以出镜记者的身份多次参与视频直播,包括花博会、台风“烟花”、第四届进博会的现场报道;以编辑身份参与《市民与社会》“区委书记访谈”项目等。
图片马锐以记者身份报道台风
作为职场新人,马锐很感激平台的信任与培养。“刚入职时,我其实有一点担心,怕自己被‘圈’在早班里出不去。但很快领导就让我去花博会的视频直播试一试,尝试更多与听众、观众交流的方式”。
第一次出镜,马锐难免青涩紧张。但随着类似的机会越来越多,他发现了广播人之于媒体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岗位只有一个,但我的身份可以很多元,是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项目策划……在各种工作中历练自己,拓展更多技能”。

传媒类艺考 资深顾问1对1咨询服务

已为 8万+ 艺考生定制学习方案

今天仅限10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