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师范
公办
普通本科

位置: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

官方网址:http://zs.jlenu.edu.cn/

官方电话:0431-86908039

电子邮箱:

学校地址:主校区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路3050号;泰来校区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泰来街1485号

学校介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课师资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也是目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本科职业师范院校。学校前身为1959年筹建的吉林省劳动厅技工学校;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隶属原国家劳动总局;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000年8月,吉林省经济贸易学校并入学校;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8月,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并入学校。

办学62年来,几代工师人秉持“笃学、敬业、求是、创新”校训精神和“精益求精、崇师尚学”工师精神,克难攻坚,砥砺前行,经历了艰苦创业、探索特色、加快建设、内涵发展等发展阶段,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凸显,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吉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全省职教师资保障体系建设牵头单位,是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长学校,2019年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

服务职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以职教师资教育为核心功能,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主线,形成了职技高师教育、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技术教育“三位一体”,职教教师培养与培训“双重支撑”的办学格局。在办学属性上,坚持应用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三性”统一;在办学特色上,突出职业师范教育特色;在内涵及载体建设上,始终致力于职教师资培养、职教师资培训、职教科学研究、职教信息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在服务职教全局上,注重发挥职教师资保障、职教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示范和职教文化建设四大母机功能。

办学条件优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现有凯旋校区、长德校区、高新校区和泰来校区四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671.37万元。现有在校学生15918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13117人,成人本专科生2801人。设有17个学院,1个教研部,3个交叉学科研究院,16个研究中心和15个研究院(所)。

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为核心,科研为关键,经济做基础,政策作保障,打造学科高地。在省级“双特色”项目评审中,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6个,有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1个,吉林省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3个,吉林省数字出版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1个,吉林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1个,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2个,吉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始终遵循“优势专业立品牌、新增专业上质量”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建立起了符合学校办学实际、适应职业教育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现已涵盖工、教育、文、管、经、艺术、理等7个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设有本科专业52个,高职高专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一流专业7个,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金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54门、省级在线开放建设课程1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校企合作示范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2门。

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获第七届吉林省教学成果奖14项,获第八届吉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近500项。学校是人社部确定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点校,拥有“1+X”证书试点项目27个,证书考核工种涵盖33个本科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9个,拥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47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培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双师双能”培训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

实施科研提升战略,科研工作提速升级。近5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80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66项;获各级各类奖励176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01项;发表学术论文2329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收录769篇;出版专著、译著125部;授权专利1195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77项。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现有专任教师789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博士学位教师达到28%,正高职教师近百人,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与硕士生指导教师共49人。学校教师教育发展中心获批成为吉林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获得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2项、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5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国家新工科项目2项、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56项;现有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24人,其中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人数居省属高校前列。

打造职教文化品牌,凸显职教母机功能。学校始终高举为职教服务的大旗不动摇,在特色发展中凸显职教母机功能。学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史馆,承办了全国首次中国职业教育史展览,建立了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博物馆,牵头组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职教师资教育联盟,建立了全国首个职业教育发展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文献与数据监测中心和数字化职业教育博物馆。创办有全国第一本职业教育专业期刊、第一个职业教育网站和目前中国唯一的职业教育英文杂志,形成了覆盖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五刊五报一网”职业教育学术传播平台。学校编辑出版的《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获吉林省人民政府“精品期刊”奖。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吉林省数字出版重点实验室。

建设高水平教育智库,发挥服务作用。2006年,经吉林省编办批准,省教育厅在我校设立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合署办公。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和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咨询工作,有效发挥了国家及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智库的作用。2017年,学校入选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近年来,本智库承担教育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省教育厅等委托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2030研究”“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十二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重大政策评估”等30余项重大政策咨询报告的撰写工作。参与《中国制造2025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吉林省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吉林省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吉林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基地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等50余项重要政策文件的起草,有效发挥了促进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成为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教育智库平台。

推进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成果显著。学校积极开展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韩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进行校际交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并选派部分师生赴国外留学、进修,参加各种学术活动。2014年我校与韩国世翰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18年我校与韩国庆一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学校选派优秀师生赴韩国、新西兰、台湾进行短期交换学习,同时拓宽渠道,引进德国籍、美籍、新西兰籍、韩国籍优秀教师来我校授课。2018-2020年间,学校先后派出35名教师赴韩国、15名教师赴泰国攻读博士学位。我校分别与韩国清州大学、泰国格乐大学、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加拿大日升集团、美国费舍尔学院、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等20多所境外高校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开展合作办学、师生互派、职员互访等交流项目。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抓住吉林振兴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教强省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迁建带动、转型发展、科研提升、人才强校、特色发展五大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工程师范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以上相关数据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邮编:130052

网址:www.jlenu.edu.cn

传真:0431-81790066

基本信息

男女比例

42%
58%

开设专业

类别 专业
金融学类(本) 投资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育学类(本)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汉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英语,德语
新闻传播学类(本) 编辑出版学
数学类(本)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机械类(本)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
仪器类(本)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类(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类(本) 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计算机类(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
纺织类(本) 服装设计与工程
航空航天类(本)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生物工程类(本) 生物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类(本)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类(本) 行政管理
旅游管理类(本) 旅游管理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动画
美术学类(本) 美术学
设计学类(本) 艺术设计学,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
汽车制造类(专) 新能源汽车技术
其他(本) 农产品质量检测,应用韩语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传媒类艺考 资深顾问1对1咨询服务

已为 8万+ 艺考生定制学习方案

今天仅限10个名额

加入艺考交流群

  • 艺考攻略解读
  • 了解最新资讯
  • 掌握名校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