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民族教育特点突出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中共七大代表、江西省委原书记傅雨田等一批老同志创办于1988年的民办赣江大学。1998年,学校更名为赣江专修学院。2003年,学校更名为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1年4月,经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立南昌工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占地面积118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6万平方米,校园山水相依,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学校设有新能源车辆学院、商务贸易学院、财富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人居环境学院、传媒设计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有55个本科专业和33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7个学科。
学校现有在校生2.4万人,教职员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6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6人,二级教授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省高校教学名师6人。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91万册,电子图书113万种。共有江西省汽车零部件数字化制造工程实验室、江西省智能楼宇网络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南昌市DME光电工程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19个平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升本以来,完成省部级纵向项目(课题)300余项,发表论文(出版专著)3000余篇(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00余项。
学校毕业生以爱岗敬业、基础扎实和技能突出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肯定。2011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500余项。学校连续6年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学校民族教育和人才培养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
占地面积
1183 (亩)创建时间
1988年隶属于
江西省教育厅类别 | 专业 |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工程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社会学类(本) | 社会工作,家政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育方向) |
教育学类(本)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
体育学类(本)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秘书学,汉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机械类(本)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机器人方向)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
自动化类(本) | 自动化 |
计算机类(本) | 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土木类(本) | 土木工程 |
水利类(本) | 水利水电工程 |
建筑类(本) | 城乡规划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
工商管理类(本)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 物流工程 |
电子商务类(本) | 电子商务 |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
设计学类(本) | 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 |
土建施工类(专) | 建筑工程技术 |
建设工程管理类(专) | 工程造价 |
机械设计制造类(专)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
自动化类(专)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航空装备类(专)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电子信息类(专)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计算机类(专) |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技术 |
财务会计类(专) | 会计 |
工商管理类(专) | 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
电子商务类(专) | 电子商务 |
艺术设计类(专) | 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品设计 |
语言类(专) | 商务英语 |
体育类(专) | 社会体育 |
法律实务类(专) | 法律事务 |
文秘类(专) | 文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