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是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和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省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院校、省第三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前身为1946年创办的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1978年升格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办学75年来,秉承“敦重明辨、求真致用”校训,努力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东江流域重要的人才“摇篮”。
学校占地近2500亩,面向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逾1.9万。目前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0个、省级各类优势专业32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首批协同育人平台——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3个(国家级1个,省级12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17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7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在“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前100”中,我校名列全国第13位、广东省第2位的突出成绩。
学校现有省重点学科6个,各类科研创新平台67个(国际合作平台1个、院士平台2个、省厅级平台14个、市级科平台17个)。近10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179项(国家级75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突破1亿元;获国内外专利授权633件(含中国发明专利122件、美国专利授权2件);获政府科研奖励71项(省部级及以上15项);连续举办三届“惠州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联合学术研讨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65名,其中教授113名、副教授275名;博士439名,博士占比40%以上;特聘院士2名;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拔尖人才28名,省优秀教学团队、高校创新团队13个。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同美、日、俄等13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近5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外籍及港澳台籍教师53名。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近10年与24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遴选64项科研成果参展第一、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成功签约136项次;承担社会委托项目680余项,获经费6027.2万元;服务地方继续教育培训逾17万人次,引领支撑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当前,学校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立足惠州、融入湾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占地面积
2500 (亩)创建时间
1921年隶属于
广东省类别 | 专业 |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类(本) | 法学 |
社会学类(本) | 社会工作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教育学类(本) | 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 |
体育学类(本) | 体育教育(师范)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师范),日语 |
新闻传播学类(本) | 网络与新媒体 |
历史学类(本) | 历史学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物理学类(本) | 物理学(师范) |
化学类(本) | 化学(师范),应用化学 |
地理科学类(本) | 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师范)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 |
统计学类(本) | 应用统计学 |
机械类(本) | 机械电子工程 |
材料类(本) | 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
计算机类(本) | 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土木类(本) | 土木工程 |
化工与制药类(本)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纺织类(本)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建筑类(本) | 建筑学,风景园林 |
林学类(本) | 园林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工程管理 |
工商管理类(本) | 审计学,财务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 物流管理 |
旅游管理类(本) | 旅游管理 |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 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 |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 表演(服装表演) |
美术学类(本) | 美术学(师范) |
设计学类(本)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