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河北省文明单位,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
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新校区总占地面积4098亩,建筑面积76.6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379人,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河北省高端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62人。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2743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358人,留学生176人。拥有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59.8万册。学校建有万兆光纤主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以及无线覆盖网络。学校附属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学校为独立设置和编制经费单列单位。
学科门类齐全,工程特色鲜明。现有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11个学科门类。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与工程相关的专业70个,占比达80%。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水资源水环境调控及综合管理,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MBA)、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农业、法律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5个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4个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专业、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建校近70年来,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众多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管、政界精英。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是河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0年获评河北省创业大学。青蓝众创空间为河北省省级众创空间、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以及河北省众创空间联盟成员。 “十三五”以来,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600余项,其中,第六届、第七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连续两届获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届获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C)“凌云车队”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十强,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高速避障项目第一名。
文化传承与创新成绩斐然。以大工程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繁荣发展,“大工程文化育工程人”项目获评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案例。建立“甘丹书院”“紫山讲堂”“道德讲堂”等文化阵地,成立全国高校第一个八路军“129师”精神研究会,深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构建古建筑文化,建立古建筑构件展室并在此基础上筹建古建筑博物馆,现拥有古建筑构件1700余件,其中北齐佛塔砖系列藏品国内罕见,学术价值巨大。全力打造自强文化,2006年以来共有17名大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彰显“文化战疫”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歌曲《爱在黎明的天》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滚动播出并在“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展播。师生原创文艺作品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全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原创毕业歌作品获评全国校园歌曲创作推广活动新时代校园原创歌曲、第三届全国最美校歌展播评选活动推介歌曲。体育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在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冠军39项,田径队多次蝉联河北省大运会团体冠军,3名学生分别打破河北省大学生女子10000米竞走、男子链球和三级跳远纪录,1名学生入选国家田径队,1名学生作为主力队员获得全国射击锦标赛男子10米气步枪团体冠军。男篮每年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并多次进入全国八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对学校文化建设多次给予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承担15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1项;107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1881篇SCI、EI收录期刊论文,获334项职务发明专利。获16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2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1项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学校主办有《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建设有3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20余所高校开展了双学位和交换生项目。建有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河北省外国院士(诺奖)工作站以及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招收来自巴基斯坦、赞比亚、贝宁等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第一主编单位,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英国朗堡大学、乌克兰国立建筑技术大学联合创办Scopus数据库和ESCI收录期刊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占地面积
4098 (亩)创建时间
1952年隶属于
河北省类别 | 专业 |
---|---|
经济学类(本)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工程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类(本) | 法学 |
体育学类(本) | 休闲体育,运动训练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
历史学类(本)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数学类(本)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学类(本)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
地理科学类(本) | 地理信息科学 |
统计学类(本) | 应用统计学 |
力学类(本) | 工程力学 |
机械类(本) | 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
仪器类(本)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材料类(本) | 复合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 |
能源动力类(本) |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方向)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自动化类(本) | 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土木类(本)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水利类(本)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测绘类(本) | 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 |
化工与制药类(本)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地质类(本) | 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 |
矿业类(本) | 采矿工程,矿物资源工程 |
交通运输类(本) | 交通工程 |
农业工程类(本) | 农业水利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建筑类(本) |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 安全工程 |
植物生产类(本) |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动物生产类(本) | 动物科学 |
动物医学类(本) | 动物医学 |
林学类(本) | 园林 |
临床医学类(本) | 临床医学 |
医学技术类(本) | 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 |
护理学类(本) | 护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工商管理类(本) | 工商管理,会计学 |
设计学类(本) | 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